《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》
Q1:網路時代在網路讀資訊跟讀一整本書?到底有何不同?
閱讀網路文章的身分,是「消費者」,不是「讀者」。我們握有主導權,會選擇更有趣的內容,閱讀文章的同時,旁邊也同時還有很多的資訊,「這個不要」、「那個無聊」、「這個好像更有趣」不斷刪除與消費,是一個無法深刻體驗的閱讀過程。這是心態問題,不是資訊內容和工具問題。
Q2:讀書到底能達到什麼境界?
成為有認知力、有思考力、有視野、有素養的人,打造一個深刻的人生。
Q3:博學多聞與深刻認知的差別?
關鍵在抓住事物的「本質」,進而深刻理解。
即使擁有大量零散的知識,不能「綜合」與「靈活」融會貫通地運用,沒有內化成為一個人的素養,對一生的人格和生活帶來影響,就不夠「深刻」。
Q4:如何深刻閱讀?
書是打開多元人生的任意門,可以和不同生命、時空、背景的人「浸泡」於一種特殊的環境下與其「深刻對話」。可以設定「作者月」,一次主題式大量閱讀相關內容,浸泡期間,深刻體驗,化為內在人格素養的一部分。
Q5:閱讀為何能豐富生命?
人受時空限制,不容易一次體驗到生命的多元。但是很多人不同的人生,卻可以透過閱讀,將自己投射到不同人的生命中,使生命加倍豐富!
Q6:為何有知識的人愈容易對世界感到驚奇?
因為有足夠的文化素養。
知道愈多的人,愈能發自內心對新事物感到驚訝。因為沒有知識的話,根本看不出差異與厲害之處,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。
Q7:要不要跟風讀熱門的暢銷流行書?
要。流行書,通常和當下的時空背景環境有關,書本熱潮時會帶來熱烈討論這本書的環境,這種氣氛會帶動分享和討論,是一個最好閱讀的時間點。
Q8:如何閱讀艱澀的書?
挑選經典讀,讀不懂沒關係,讀愈多,愈能融會貫通,不要拒絕接觸艱澀的書。
閱讀分為兩種:獲取資訊或形塑人格,
讀書的根本特質是「體驗」,深刻沉浸於作者的對話過程,不單是獲取資訊。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