殖性關係與去「殖」
任何生命擴張就有「殖」性發展的問題,無法避免。
「殖」就是一種支配的關係,「殖」無法避免,只能化解「殖性」的張力。
面對張力必須創造新的力量、協商空間,使入侵之手「退之」而非「去之」。
任何殖性的發展都是倚賴某個框架來進行支配行為,剝奪其資源和權力。
透過協商,建立生態系的關係,創造、共構、共鳴、共創。是「去」殖之道。
真正的解放是在該在之時間、與該在之地解離出來。
品牌殖民
今天晚上的課程真的非常有感,
黃建宏老師一開頭就提到要珍惜自己的觀點。
在龐大、虛、實世界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大量資料裡面,自己真正的觀點是什麼呢?
今天老師一開場就提到這個觀點,實在讓我心有戚戚焉。
在品牌操作的生態當中、沒有自己觀點,甚至沒有自己獨特觀點與話語能力的人,無法打造一個令人喜愛且願意讓眾人追隨的品牌。因為品牌的真相是打造出一個宗教宇宙、創造出品牌的文化帝國,在不同國家、社群、不斷擴張、殖民。
於此,我們需要對大眾進行的是催眠甚至是洗腦的行為,使其對品牌產生一種無意識、高度依賴、偏心的忠誠狀態。這種情境下我們最不需要的,就是消費者有自己的觀點:你不需要有自己的觀點你只要接受、相信、全心擁抱品牌的觀點就好了。
每一天,我在做的就是持續創造小小的消費殖民帝國。
意識覺醒
抽離出來,如果想要達到去化「品牌殖民」,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應該就是民眾的自我覺醒,成為有意識的消費者,重新創造品牌主與消費者之間新的關係。打造永續發展的品牌與企業,和消費者以及地球共同合作,不再掌控或剝削任何一方、甚至地球的資源與權力,轉而攜手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。
這種覺醒要從何而來?
透過藝術家提出問題幫助我們思考,刺激我們對問題解決更多的想像和可能性,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「策展」嗎?
透過藝術家提出問題幫助我們思考,刺激我們對問題解決更多的想像和可能性,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「策展」嗎?
提出一個切中社會或者能夠震動人心的問題,幫助我們停下來、想一想、重新生成一個新的思考角度和回應世界的行動。
用消費改變世界,可能先要把我們這群行銷人,轉變成一個有意識的、有「化殖」能力的品牌策略思維者。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