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—王麗蓉
日期—2023-07-30
賴美伶 森活之村 Heal&Hill /攝影
最近社會攏罩的憂慮指數,最高的是通貨膨脹,第二就是被AI取代,技術型失業的隱性擔憂。
你的工作會被AI取代嗎?
許多人紛紛想知道,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否屬於會被AI取代的類型,或是必須加緊進修哪些新技能,才能不會AI取代,以免將來沒有飯吃。
不久前我聽到一個Podcast,訪問到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盧希鵬教授,他是台灣電子商務專家、也是資訊管理學者,被史丹佛大學統計為「全球前 2% 頂尖科學家」,盧教授從美國回來台灣,開設的第一門課就是AI,但是當時的AI跟現在差很多,他把那時候AI稱為「舊AI」,現在的火紅的GenAI,生成式AI稱為「新AI」。盧希鵬教授說,新AI影響非常巨大,釋放了很多讀書人的時間,但是AI可以解決「難」的問題,但不能解決「複雜」的問題。
「難」的問題就是關於累積知識,與大量的資料分析,這必須透過海量知識的學習,比方學習微積分、或為了要當律師或是法官,得熟讀法律條文和判例,這些大量知識累積和資料彙整分析的工作,原先也是讀書人主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的領域,現在AI一下子就學好了,而且學得比人類快又好。這部分,AI將取代人類,讀書人不再需要像過往懸梁刺股,發憤學習,AI一分鐘整理得資料,可能人類勝讀三十年書。那麼,哪部分又是AI不可能取代人類的呢?盧教授表示,是「複雜」的事,例如,婆媳關係、親子溝通、心靈療癒,這些需要情感流動,情緒互動,則不太容易被取代。
CMH三種工作屬性將不會被取代
除了上述AI專家盧希鵬教授的觀點之外,日本經濟學家駒澤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,同時也是研究人工智慧與經濟學兩者關係的先驅者井上智洋教授,在他的著作「2030僱用大崩壞」一書當中,也提到這三種領域的工作是人類的鐵飯碗,分別是創造型的工作(creativity)、經營管理的工作(management)、款待服務的工作(hospitality),以下分別舉例說明:
C/創造型的工作:如寫小說、拍攝電影、發明創新、構思新產品、做研究寫論文等工作。
M/經營管理的工作:如工廠、店面跟專案的管理,以及公司的經營管理等工作。
H/款待服務的工作:,如照顧服務員、護理師、教保人員跟教師等工作。
上述的工作簡稱為CMH,需要與他人擁有共同感覺,才有辦法從事,CMH類的工作,暫且不論創造型跟款待服務的工作,為什麼經營管理的工作,需要與他人擁有共同感覺呢?因為無論是工廠還是店面的管理,當發生突發狀況,沒有前例可以參考,「創造力」跟「社交智慧」是人類難以被取代的核心能力,其中,井上教授把「社交智慧」再往下細分成經營管理和款待服務,並且特別強調款待服務的重要性。
他還提到在另外一本「就業的未來」中就提到,舉例來說,酒保這項職業有非常高的機率會被取代,的確,如果只是倒酒、調酒,機器人當然也做得到,但是擁有肉體、與他人有共同感覺的真人,可以發揮款待服務的本領:跟客人搏感情、炒熱氣氛,這就是機器無法取代人類之處。在不久的未來,無論是酒吧還是餐廳,主打低價路線的店應該會普遍配置機器人店員,而走高質感的店則應該會是由人類提供服務。
除了工作的屬性,另外一個光聽令人感覺很有壓力的數字––時間點。
井上教授分析,以2030年時泛用型AI技術成熟為前提,到了2045年,從事有內涵的工作,並且可以獲得溫飽的人,可能只剩下總人口的一成,了2045年時,泛用型AI機器人應該會變得更加普及,掐指一算,都是非常快就即將到來的時間,而我也對這樣的速度深信只會更快,不會更慢。
人只要活著就有價值
「2030僱用大崩壞」這本書的副標是:AI人工智慧是讓你失去工作,還是不用工作了?這個問題真的很吸引人,書中最終的答案其實是,人愈來愈不需要工作了。
然而,如果人類未來幾乎不必工作,那麼人的價值又是什麼呢?人活的有什麼用呢?這本書最精采的一章是在後記-AI世代人類的價值,在往下讀之前,我想先問問,你的答案是什麼?有一天人類幾乎都不需要工作了,那麼你認為人類的價值會是什麼?
井上教授用哲學思維探討人類的價值到底為何?生活在資本主義寵罩的世界,人們就像是被有用性附身一樣,凡事都用「是否有用處」來判斷。
面對選科系和未來發展,所有的父母最喜歡問小孩的問題:學這個有什麼用?做這個有什麼用?或者是更直接一點,這能賺錢嗎?想當然,在這樣的氛圍下的社會,一切都是為未來就業做準備,考上好學校、考取證照,這才絕對是有用的,簡單一點來說,也就是為了將來「有用」,就得犧牲現在或是忍耐,為了未來的利益而犧牲現在,使現在被未來「奴役」。
這本書也提到,「有用性」是二十世紀前半葉的法國思想家暨小說家巴代伊(Georges Bataille)提出的概念。巴代伊針對「有用性」提出了批判性的論述,巴代伊認為,被「有用性」奴役的人生跟奴隸沒兩樣。
因為有用,所以有價值的事物,在失去用處時也就失去了價值,那樣的價值不具有獨立性。會計證照在會計軟體普及後,汽車駕照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後,英語會話能力在自動口譯機普及後,有可能就會失去「有用性」,失去價值。因此,巴代伊提出了另一個與「有用性」對立的概念:「至高性」。「至高性」是指,無關乎有用與否,所有事物都有其價值,而「至高的瞬間」則是指,不屬於未來,專注當下,是讓自己感到滿足的瞬間。
對勞工來說,一天工作結束後飲用的一杯葡萄酒,為他帶來至高的瞬間,那麼,「春天早晨的陽光,讓破舊的街道閃耀著不可思議的燦爛光輝」,也同樣可以帶來至高的瞬間。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,巴代伊並非鄙視在市場具有交換價值的事物,即便帶來「奇蹟般感覺」的那杯葡萄酒,是在超市酒品區購買的也無妨,無論是買來的,還是自家生產的葡萄酒都好,巴代伊看不起的是,明明葡萄酒可以為人們帶來心神陶醉及享受,卻要特別強調葡萄酒裡的多酚(天然抗氧化劑的一種)對身體有益處,把喝葡萄酒當作是增進健康手段,那種胸襟狹窄、愛算計的想法。「這種人無法體會詩的美,對他們來說,太陽只不過是卡路里的來源。」
想像一下,如果人類的價值只在於工作,那麼AI取代大多數人類的工作之後,發生技術性失業潮,人類社會將會變成如何?失業帶來的打擊不只是失去收入,還會失去身為人的尊嚴,很多人一離開職場,瞬間失去自我價值,很快就老化,甚至不久就生病或是患上憂鬱症。這實在顯露出現代人的悲哀,我們只能從「有用性」當中找出自己的尊嚴,自己把自己當作是隸屬於社會,對社會有用的工具,對此巴代伊這樣批評:「天空中無數的星星,沒有在工作,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,它們什麼都不做。」人類最終的價值不在於有用性,是否對他人有幫助,是否對社會有貢獻,能否賺到錢等,這些最後都是無所謂的事情。
被認為從事總務會計工作才有價值的人,當資訊技術取代總務會計的工作時,這些人就失去了價值。也就是說,有用性的價值不具有普遍性,就像寫在沙灘上的字跡會被海浪沖刷掉一樣,總有一天會面臨消失的命運。AI跟機器人技術的發展,使得真正的價值顯現出來。假如人類有終極價價的話,那就是人類生命本身的價值。因此,我們必須改變價值觀,無論有用與否,人類本身就是有價值。
資本主義下被物化的人類生存價值
在經濟學中,「資本」通常是指工廠跟機械等生產設備,但擁有知識跟技能的人類,也經常被當成是生產時投入的資本。後者又被稱為人力資本,而教育就被視為人力資本的投資。
從那個角度來看,從上小學到退休之前的人生,就會被定位成投資期間與投資回收期間。為準備升學考試而去上補習班,正是源自這樣的觀點。為了未來的財富,犧牲掉孩子的童年。井上教授認為,現代人喜歡把所有事物都當作是未來投資的「癖好」,總有一天會消失,甚至AI來了更逼迫人類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。
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在八十多年前就曾預言,一百年後人類每天只要工作三個小時,如果在AI技術成熟就能夠急遽縮短勞動時間,人們的平均勞動時間甚至可能接近零。在這樣的經濟體系下,社會無法再以薪資衡量一個人的價值,因為透過勞動賺取薪資的時間,只占了人類生命中的一小部分而已。而剩餘的閒暇時間,不再是用來投資未來,而是用來享受當下。
對於未來,凱因斯也這樣說道:
「比起手段,我們應該再次給予『目的』較高的評價,追求良善,而非功利。我們應該要尊敬能夠教導我們如何讓一天過得有品味且充實的人,能夠從事物當中尋找出純粹的喜悦的人,不揮汗勞動也不紡紗,如野百合般的人。」
能夠從事物當中尋找出「純粹的喜悅」正是巴代伊所指的至高性。井上教授期待地說:當凱因斯的預言成真時,便是「有用性」的權威墜落於地,而「至高性」甦醒的時刻吧!
迎接百合花時代
讀到這裡,我心大驚!原來這些事,聖經上早就說過了。
把人和AI同等,從工具性的角度看人類生存的價值,人活著,必須要辛勤工作才能有飯吃,才能養活自己,而透過辛勤工作才能養活,自己是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嗎?似乎不是吧,有別於其他的受造物,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是要讓人治理祂所創造美好的一切,而不是萬般努力,只求「生存」,因為人類搞錯生存的目的,所以活得不像人,虧缺了上帝的榮耀,自己也如螻蟻般生活地惶惶不得終日,日夜憂慮,擔心未來。
聖經說:「你們看天上的飛鳥,牠們不種,不收,也不在倉裡積存糧食,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,難道你們還不如飛鳥貴重嗎? 你們誰能用憂慮使自己多活片刻呢? 何必為穿著憂慮呢?你們看看野地的百合花是如何生長的,它們既不勞苦,也不紡織。 但我告訴你們,就連所羅門王最顯赫時的穿戴還不如一朵百合花!你們的信心太小了!野地的草今天還在,明天就被扔進爐中,上帝還這樣裝扮它們,何況你們呢?所以,你們不要憂慮『吃什麼?喝什麼?穿什麼?』 因為這些都是外族人的追求,你們的天父知道你們的需要。」
我終於懂了,AI來了,是要釋放我們從奴僕的角色和生活模式,回到上帝創造人類該有的樣貌,人類本有神的形象而不是奴僕,我的價值不在於我要做什麼(Doing),我的存在(Being)本身就具有最高價值。 如果我們已經明白這個真理,那如今我們該如何生活?不再用勞動價值評價自已,專注活出個人的至高性,跳脫資本主義下,物化人類價值的功利價值判斷,拒絕再犧牲當下,著眼未來。
AI時代來臨,科技終於要能跟上人類的本質本能,讓人回歸原初以被創造時的樣貌來生活,想來就令人興奮不已,如果我們真的想通,我們就能自由,更專注於當下,與個人的創造性,跳脫工具以及與AI競爭功能的級別,躍升到人類本質也就是靈性、創造性至高性的思惟級別,歡欣迎接「百合花時代」來臨吧!
你們為什麼為衣服憂慮呢?應該觀察野地裡的百合花是怎麼生長的:它們不勞動,也不紡織。 29但是我告訴你們:就連所羅門在他最榮耀的時候,所穿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。
~ 馬太福音6:28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