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》
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
3,000 VS. 360,000
很早以前我就對以下這個數字的懸殊比例產生高度的疑問,羅馬帝國到底是怎麼做到的?
「羅馬帝國公務人員體系大約3000多
台灣小小一個島軍公教卻是36萬人。」(照片中有一張羅馬帝國的區域圖,看了就知道羅馬帝國有多大:橫跨西歐、北非、西亞)
今天在
#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這本書的分享會當中,聽到中興大學范姜教授的分析,我才了解到,原來
羅馬帝國的統治是透過和各城市中地方的菁英結合,沒有很強的官僚體制
在中央需要稅收還有軍人打仗的時候,地方可以如實繳納認人和錢,即可,其餘就交給地方自行運作。
羅馬的奴隸可以從事教師、音樂演出、家務勞動、醫生等等職務
軍人以職業軍人居多
奬勵的方式也類似戰士戰士授田
也可以一定的從軍年限(比方25年)之後取得公民權
羅馬的醫師ㄧ開始低賤的職業,常是僧侶管理(執行神蹟),但由奴隸執行醫療行為。
後來希臘人(如Asclepiades)進入羅馬行醫,才慢慢改變。
後來皮亞斯皇帝保障醫師,醫師地位才提高。公共衛生才進步
羅馬醫學之父蓋倫的體液說,主導中古歐洲醫學1000年,被後世證明很多是錯的。不過他從解剖生理推敲人體生理,還發現七條腦神經。
台灣的地方菁英在二二八白色恐怖之後受到很大的損傷,後來的選舉制度又和地方派系、黑道以及晚近的商閥結合,造成政府管理績效的軟弱,政府系統也無法吸引真正優秀的人才進入。
今天讀商周,看到又在批評政府的KPI,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,這個政府的機器要有系統性的轉動絕對不是一兩年,「砍掉重練」的標題很聳動,我也很支持,但是百姓的獨立思考能力、是非判斷能力之弱,我相信目前的情況「砍掉」(有辦法36萬人全部砍嗎?不是換執政黨的問題,是整個公務系統的運作邏輯)之後再練一次,狀況應該還是差不多。
如今之道,只有從教育下手、公民意識的自我覺醒、地方文化創生,從下而上的換血更新,這個國家才有救。
羅馬帝國規劃的城市有幾個特點:
廣場、浴場、神廟、公共廁所、劇院、勝利拱門
2018/6/24